形态描述
体长15~16mm;翅展♂43mm、♀45~48mm。头部和胸部背面黄褐色。腹部背面淡黄色。前翅淡黄色,中央有1枚褐色大斑,从后缘齿形毛簇向上伸到中室下角处分岔,颜色也逐渐变浅,但不达于前缘,大斑的两侧另有模糊褐色斑,一般仅在后缘可见。雄蛾斑纹较雌蛾明显,颜色也较深。后翅淡黄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:爪形突大而短,牛头形;颚形突不发达,腹片近基部的边缘中央延长呈短管形;背兜很大;抱器瓣狭长,内半部有1个窄的亚前缘内褶,中央有1个钝齿形突起,抱器端细钝;阳茎较抱器瓣长,中等粗,稍弯曲,端部一侧开口,阳茎端膜上有许多小齿形突起,末端具1钝形突起;阳端基环大;囊形突短圆。
雌性外生殖器:后表皮突很长;前阴片半月形;囊导管基部宽而较骨化,端部细而膜质;囊体小,无囊突。
观察标本:黑龙江1♂,1937.Ⅶ.12,伊春2♀♀,1956.Ⅸ.4,1957.Ⅸ.17,帽儿山6♀,1984.Ⅸ.24。
雄性外生殖器:爪形突大而短,牛头形;颚形突不发达,腹片近基部的边缘中央延长呈短管形;背兜很大;抱器瓣狭长,内半部有1个窄的亚前缘内褶,中央有1个钝齿形突起,抱器端细钝;阳茎较抱器瓣长,中等粗,稍弯曲,端部一侧开口,阳茎端膜上有许多小齿形突起,末端具1钝形突起;阳端基环大;囊形突短圆。
雌性外生殖器:后表皮突很长;前阴片半月形;囊导管基部宽而较骨化,端部细而膜质;囊体小,无囊突。
观察标本:黑龙江1♂,1937.Ⅶ.12,伊春2♀♀,1956.Ⅸ.4,1957.Ⅸ.17,帽儿山6♀,1984.Ⅸ.24。
生物学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